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是績效衡量指標之一,它成為經濟學者衡量工具已超過兩百年的歷史。就最簡單的概念而言,經濟附加價值就是剩餘所得(residual income)。因此,如果企業的營運報酬等同於承擔風險的必要報酬,其剩餘所得即為零。當然,必要的報酬是指債權與股權的資本費用。
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在近年來廣受世界各國大型企業的重視,不少人士將其視為傳統的會計盈餘以外,在公司內部評估績效或從事其他管理會計決策,乃至於投資大眾制定投資決策的重要指標。
直到Stern Stewart & Co.首先將剩餘利潤的觀念依據財務經濟理論修訂落實並將Economic Value Added(EVA)的名稱註冊登記,同時揚言放棄每股盈餘,也不需看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投資報酬率(ROI)等依傳統會計觀念計算的數字。就企業界報導中的次數來看,EVA的名詞由1989年的1次增加到1996年的294次(Biddle et al., 1997),Fortune雜誌還把經濟附加價值當成是「創造財富之鑰」(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並自1993年開始報導由Stern Stewart & Co.提供的1000大企業的經濟附加價值。舉凡如AT&T、Coca Cola、Eli Lily、Polaroid、Quaker Oats、Sprint、Teledyne等公司都採用或曾應
用經濟附加價值於績效評量或獎酬制度中。會計學術界近年來的權益評價方法中的異常盈餘(abnormal earnings)也與剩餘利潤的想法相通。就實務上的應用而言,不只是美國的企業,歐洲的企業對於經濟附加價值觀念的付諸實施亦相當熱中。在我國,目前並沒有太多公司真正採行經濟附加價值的觀念,不過隨著歐美的盛行,加上其所具備的理論基礎以及國外實證分析的結果,相信在未來此種方法應會日漸普及。
EVA計算說明
EVA的基本理念是收益至少要能補償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即股東必須賺取至少等於資本市場上同類或類似風險投資回報的收益率。
EVA = NOPAT – WACC x Economic Book of Capital in place
= 營業淨利 x (1 – 稅率) – WACC x (短期借款 + 股本)
舉例:
– eg. 355,251 = 1,547,001 x (1-25%) – 2.30% x 35,000,000
其中
– WACC = 稅後負債成本 x 負債比率 + 權益成本 x 權益比率
– eg. 2.30% = 1.50% x 42.86% + 2.90% x 57.14%
– 稅後負債成本 = (利息費用 / 短期借款) x (1 – 有效稅率)
– eg. 1.50% = (300,000 / 15,000,000) x (1 – 25%)
-負債加權平均比率 = 短期借款 / (短期借款 + 股本)
– eg. 42.86% = 15,000,000 / (15,000,000 + 20,000,000)
-權益成本 = 年利率 /4
– eg. 2.90% = 11.60% / 4
-權益加權平均比率 =股本 / (短期借款 + 股本)
– eg. 57.14% = 20,000,000 / (15,000,000 + 20,000,000)